黃宮
薩克森-魏瑪公爵約翰·恩斯特三世(Johann Ernst III of Saxe-Weimar)於1702年至1704年在紅宮以北建造了另一座宮殿建築群,其中有兩層高的黃宮。這些計劃由建築大師約翰·繆策爾(Johann Mützel)提供,他於1709年在聖母廣場(Frauenplan)上建造了今天的歌德故居(Goethe-Haus)。在巴赫第一次在魏瑪逗留,公爵就已經有建造黃宮的意圖,但原因不詳。他應該是計劃將紅色城堡留給他的兒子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Ernst August I),這是恩斯特三世與索菲·奧古斯特·馮·安哈爾特·策布斯特(Sophi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的兒子,後者於1694年去世。恩斯特三世與他的第二任妻子夏洛特·多蘿西婭·索菲亞公爵夫人(Herzogin Charlotte Dorothea Sophia)一起退休到黃宮。他們姓名的首個字母CDSDSLHH("Charlotta Dorothea Sophia Dux Saxoniae Landgrafia Hasso-Homburgiae")以裝飾鐵夾板的形式重新連接在面向綠色市集廣場(Grünen Markt)的拉桿上,而科勒吉恩格街(Kollegiengasse)上較短的立面包含四個數字“1 7 0 4”。在1945年4月在建築物嚴重受損後的重建期間,室內構造改變了,綠色市集廣場上的前門戶也被改造成窗戶。在它上面,有兩隻戴著皇冠(但不很精緻)的黑獅子戴著皇家帽子,上面掛著公爵夫人的交織字母,她一直住在城堡裡,直到1738年8月29日去世為止。黃宮與紅宮從2002年到2005年一同被改造成公爵夫人安娜·阿瑪利亞圖書館(Herzogin-Anna-Amalia-Bibliothek)的學習中心,帶有地下儲藏室,並與綠宮的圖書館相通。
音樂也以灰泥裝飾的形式出現在黃宮中。在樓上餐廳的隔壁房間,有灰泥裝飾描繪了智慧,歌聲和名聲等。黃宮是巴赫從1708年到1717年的職場之一,他在這裡與約翰·恩斯特三世(Johann Ernst III)公爵的宮廷樂團一同演奏,而且根據會計帳簿,他至少在1709年12月9日至1710年2月6日之間維護龍骨大減輕(文件 II No. 49)。他與魏瑪市管風琴家約翰·戈特弗裡德·瓦爾特(Johann Gottfried Walther)於1707年7月一起被任命,為薩克森-魏瑪的約翰娜·夏洛特公主(Prinzessin Johanna Charlotte von Sachsen-Weimar, 1693-1751)和她同父異母的弟弟:音樂天賦異稟的約翰·恩斯特四世王子(Prinzen Johann Ernst IV, 1693-1715)提供音樂課程。雖然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為鍵盤樂器編寫了五首協奏曲(BWV 592,595,982,984,987),而約翰·戈特弗裡德·瓦爾特則在1708年3月13日,也就是王子的命名日將手寫的《音樂創作理論》“Praecepta der Musicalischen Composition”獻給了他。
王子於1715年8月1日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去世,享年18歲,並被埋葬在母系的家族所在地巴特洪堡(Bad Homburg)。追悼會於1716年4月2日在魏瑪宮教堂舉行,檔案記錄了清唱劇《我們稱生命為什麼》的演出,這要歸功於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BWV 1142)和他的魏瑪作詞家薩洛莫·弗蘭克(Salomo Frank)。兩天后“在卡爾米納牧師的見證下” 向弗蘭克、巴赫、圖書印刷商和其他宮廷僕人支付了45金盾(Gulden)15青銅幣(groschen),顯而易見這與葬禮是相關的(文件II,第77號,附錄見文件 III,第6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