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墓園

在宗教改革之前,愛森納赫有三個墓地,分別是聖尼古拉教區教堂(在今天的卡爾斯廣場上)、聖母大教堂(在今天的聖母廣場Frauenplan上面)和方濟各會修道院的墓地。在宗教改革時期,在城墻後面建了一個新的墓地,這個墓地一直被占用到19世紀中期。今天,16 17 世紀的墓碑沿著舊城牆豎立到前造幣廠(約翰·克里斯托夫·巴赫的臨時住所)和約翰·巴斯蒂安·巴赫 1693 年至 1695 年就讀的拉丁學校,其中一些墓碑是從方濟會修道院的舊墓地搬過來的。

薩克森公爵約翰·格奧爾格二世在其母親約翰內塔(Johannetta)的支持下,於1692年至1696年間根據約翰·明澤爾(Johann Münzel)和約翰·恩斯特·克勞索爾德(Johann Ernst Kraussold)的計劃,在教堂院內建造了十架教堂Kreuzkirche。建築材料源自部分城墻和之前位於聖母廣場的大教堂。監督員約翰·克里斯托弗·澤布斯特(Johann Christoph Zerbst)於1697122日為新教佈道教堂舉行了祝聖儀式。1867年當墓地被關閉時,教堂被荒廢了。

巴赫家族的音樂家們在該墓地找到了他們最後的安息之地,其中包括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的母親伊麗莎白·萊默赫特(Elisabeth Lämmerhirt),於169453日被埋葬,她的丈夫約翰·安布羅休斯·巴赫也於1695224日被埋葬。這里還埋葬著他的表弟約翰·克里斯托弗·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170342日下葬)以及巴赫的妻子瑪麗亞·伊麗莎白(Maria Elisabeth1703323日下葬)、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的侄子約翰·恩斯特·巴赫(Johann Ernst Bach,聖格奧爾格教堂的管風琴師和1756年以來薩克森·魏瑪的宮廷樂長)的墳墓(177793日下葬)。今天,在馬丁·路德學校的入口處有一塊淺色的砂巖,以紀念巴赫家族的眾多成員。從前的崇拜場所成為了今天城市的公園。

圖片:

馬庫斯·澤夫(Dr. Markus Zepf)

萊比錫巴赫檔案館(Bach-Archiv Leipzig, Juni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