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亨里奇("皮坎德")的公寓

萊比錫大學的存在,促使了詩歌在這個貿易和集市城市的普及化。特別在18世紀,富有的公民將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用韻文記錄下來,供後人欣賞,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大學畢業的詩人。在巴赫的時代,最著名的,也是這種體裁最成功的傳播者之一,那就是極有詩歌天賦的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亨里奇(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又名皮坎德(Picander)。他的筆名據說源於1722年的一次狩獵典故,當時他瞄準了一只喜鵲(拉丁語為pica)但卻意外地擊中了一個農民。他最初是科赫家族的家庭教師,他在科赫家族位於市集廣場市鎮聽旁的房子里一直住到1732年。他的詩歌顯然不僅滿足常客們,因為從1727年到1737年,他以《皮堪德嚴肅和諷刺詩》“Picanders ernst-schertzhaffte und satyrische Gedichte 為題出版了他的詩集,共四卷的精裝本;第五卷於1751年出版,而這幾卷後來都被再版。正如漢斯·約阿希姆·克魯策在1991年所指出,皮坎德似乎發現葬禮詩比婚禮或敬意詩更難寫,因為在他現存的650首詩中,只有56首葬禮詩,而婚禮詩有436首,而大約有20多首的場合不詳。在博覽會期間,選帝侯和德累斯頓宮廷的官員都在萊比錫,皮坎德可能在這里獲得了有影響力的擁護者,因為他憑一首請願詩在1727年獲得了選帝侯的首席郵局的精算師的受薪職位。他升至“秘書”和 “正是高級官員”的職位,並在1740年被授予地區稅和城市酒稅征收員以及葡萄酒檢查員等有利可圖的職務,這與他的文學創作明顯下降有關。

巴赫和亨利奇的合作一直持續到1740年左右,其中包括當時被稱為聖樂作品(Geistliche Concerte)的教堂清唱劇,如1726年米歇爾節的《天上有戰爭》“Es erhub sich ein Streit BWV 19、《聖馬太受難曲》BWV 244、《聖馬可受難曲》BWV 247和《聖誕清唱劇》BWV 248,又或是偶爾性的作品,為萊比錫大學講師奧古斯特·弗里德里希·穆勒博士(Dr. August Friedrich Müller172583日的命名日所寫的音樂劇《拆毀、炸開、粉碎》“Dramma per musica Zerreißet, zersprenget, zertrümmert die Gruft BWV 205.1,或是眾所周知但其演出場合和地點不詳的《咖啡清唱劇》“Schweigt stille, plaudert nicht BWV 211。巴赫在聖多馬庭院的公寓和亨利奇(別名皮坎德)之間的距離很近,也許也是促成了他們合作的有利的條件。從1720年到1732年,亨利奇住在離聖多馬學校只有五分鐘步行路程,位於市集廣場3號(Markt 3)的科赫房子里(該房子在1945年被毀,之後沒有被重建),然後他住在位於赤腳街(Barfußgäßchen)上約翰·肖普爾的房子里直到1736年,後來再住入位於城堡街20號(Burgstraße 20 “梅恩夫人的房子”里。 1748年,他在城堡街(Burgstraße)盡頭的普萊森堡Pleißenburg)前獲得了一部分的城堡草地,他在那里建了一座兩層的房子,一直住在那里,直到他去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