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尼古拉教堂

在萊比錫市中心的東南部,一座十字形的大教堂,建於12世紀下半葉,是在奧托侯爵(Margrave Otto)的支持下建成的。盡管自1213年以來,聖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及其財產一直在新成立的聖多馬奧古斯丁會的控製之下,但對於萊比錫人民來說,聖尼古拉教堂是屬於“他們的”教堂,這就是為什麽市議會的選舉和節日儀式都在這裡舉行,並由聖多馬樂長負責音樂項目。教堂的塔樓從正方形的平面圖變成了八角形,再加上升高的中央塔樓,構成了從西側望去引人註目的景象。1550年代末,中央塔樓被賦予了帶有炮塔平面的上層建築,塔頂是一個帶有小燈籠的扁平圓頂,裡面懸掛著被稱為“塞格舍勒”(Seigerschelle)的鐘。塔樓目前的燈籠形狀,到頂部有75米高,建於1730-32年,建築大師約翰·米歇爾·森克森(Johann Michael Senckeisen;他也是聖尼古拉教堂的首席法警)從格奧爾格·巴爾(George Bähr)為德累斯頓聖母教堂(Dresdner Frauenkirche)設計的燈籠中獲得了靈感。

 

今天的中殿於1513328日奠基,1525531日,默斯堡主教阿道夫-安哈爾特親王(Adolf Fürst von Anhalt)和阿斯卡寧伯爵(Graf von Askanien)為教堂祝聖。教堂周圍分布著24個側壇,1539年實行宗教改革後,這些側壇基本上都被拆除。16世紀中葉,議會在北面的西墻上安裝了一個議員包廂,那裡有王子的座椅,上面有聖尼古拉、拿著法版的摩西和聖薩爾瓦多的雕像。在南面的西墻上,新的管風琴是由來自卡門茨的約翰·蘭格(Johann Lange aus Kamenz)在1597-99年所建造的,其裝飾豐富的外殼在1627年被改裝。在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的帶領下,男生合唱團在教堂後面中間的詩班閣樓演出有樂器伴奏的作品,往中殿傳送他們的樂聲。這裡還有一臺大鍵琴,最初是由巴赫保管,後來從1734年到1739年,這臺大鍵琴被委托給了風琴製作師撒迦利亞斯·希爾德布蘭特(Zacharias Hildebrandt),然後是約翰·郭特利布·諾伊豪斯(Johann Gottlieb Neuhaus)然後從1744年被委託於克里斯蒂安·郭特弗里德·艾希勒(Christian Gottfried Eichler)(文件二,編號161)。與聖托馬教堂一樣,聖尼古拉教堂的學校合唱團也有可上鎖的櫃子,用於存放屬於市政管理的樂器。1739/40年,弗里德里希·克諾夫(Friedrich Knoff)和他的工匠更新了詩班席的基座,因為這是“呈獻音樂所需的條件”(Glöckner, Doc VIII/C 80)。

在大約17米高聖壇處,雕塑家瓦倫丁·西爾伯曼(Valentin Silbermann)於1604年創作了一個四層高的聖壇,前面描繪了主施聖餐的情景,中間卡爾·本傑明·施瓦茨(Carl Benjamin Schwarz1785年所描繪基督的復活。在1662年至1680年間,教堂進行了新的內部粉刷,色調為灰色和白色,柱子邊緣和拱頂有往上伸長的棕櫚葉,在拱頂處有螺旋帶纏繞。東邊的側廊墻上的透視圖是由克里斯托弗·斯佩特納(Christoph Spetner)根據德累斯頓的格雷郭里烏斯·平克特(Gregorius Pinckert)的模型所繪製的。從1662年起,與聖多馬教堂一樣,在北處增建了三層的家庭席位,從1706年起,在南墻也增建了兩層的家庭席位,這永久地改變了教堂內部的照明。這是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在1723年所認知的聖尼古拉教堂。

 

1716年上任的管堂人約翰·克里斯托弗·羅斯特(Johann Christoph Rost)在他的禮儀筆記中指出:“聖尼古拉教堂於1723年第一次舉行晚禱(Vespers),由高級主任戴琳博士(Deyling)證道,由克萍(Koppin)女士贊助/1724年。樂長先生的受難曲第一次在聖尼古拉教堂呈獻… 從那時起,受難曲每年都在兩座主教堂之間輪流演出;由於全國都在為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Elector Friedrich August I)的去世而哀悼,1733年不上演受難曲,所以次年在聖多馬教堂演出。1724年,約翰·瑟巴斯蒂安·巴赫在這里首演了他的《聖約翰受難曲》BWV2451734年聖誕節,他又在這里首演了《聖誕神劇》的第一部清唱劇BWV248/I。自1541年以來,聖尼古拉教堂有五位神職人員,即主任牧師(他也是執政官)、大執事、執事和副執事,周六傳道人以及管風琴師和司事。

Bildnachweis Graphiken: Stadtarchiv Leipzig / wikisource
Bildnachweis Fotografie: Stadtgeschichtliches Museum Leipzig

在聖尼古拉教堂舉行的崇拜會有很多人參加,因此空間變得稀少。教堂執行員約翰·米歇爾·森克森(Johann Michael Senckeisen)於1735年又加建了一個兩層的長廊。目前教堂內部的設計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最後20年全面翻新的成果,約翰·弗里德里希·卡爾·道特(Johann Friedrich Carl Dauthe)在1784年代表議會策劃了這次翻新。側廊被賦予了新的木質支撐架,並與西墻前面的新管風琴廊連接起來,晚期哥德式的八角形柱子被藏在凹槽灰泥墻幔的後面,柱頭被賦予了灰泥上升的棕櫚葉,拱頂上有棕櫚枝和花冠。聖壇上拱的北側有一個簡單的新講台;而之前晚期的哥德式講台被放進了倉庫,現在位於教堂南處。教堂增添了一個新的大理石祭壇,上面有亞當·弗里德里希·奧塞爾(Adam Friedrich Oeser)的畫作(他的墓碑保存在禮拜堂北處),而哥德式長方形窗戶被擴展為圓拱形窗戶。1859-62年,來自魏森費爾斯(Weißenfels)的弗里德里希·拉德加斯特(Friedrich Ladegast)在管風琴的閣樓上建造了一座新的管風琴,管風琴的位置從旁邊被移到了中央處。1901/02年,家庭席位被拆除後,教堂的窗戶約有兩米長,教堂內重新獲得了良好的照明。

 

1982年,周一禱告會首次在聖尼古拉教堂舉行,到了1989年底,禱告會越來越受歡迎,並成為周一在萊比錫市內街道上為民主、自由選舉和東德旅行自由以及德國統一而舉行的示威活動的核心。1999年,藝術家安德烈亞斯·斯托茨納Andreas Stötzner)以多特(Dauthe)在聖尼古拉教堂內的柱子為模範,在尼古拉教堂外北部創建了所謂的“和平柱”,以紀念周一的示威活動和1989年的和平革命。

Bildnachweis Friedenssäule: Bach-Archiv Leipzig (Dr. Markus Zepf, März 2020)
Bildnachweis Innenaufnahme 2011: wikimedia
Bildnachweis Innenaufnahme 2012: wikimedia